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 安全防范工作

【时间:2025/3/5 13:23:30】【作者:】

        一、进一步增强保安全护稳定的政治自觉。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充分认识做好全国“两会”时期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分析近期安全防范工作的规律特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前研究部署,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督查组,以及各行业部门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组要认真按照督查要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组织开展明查暗访,传导工作压力,督促落实责任,整改安全隐患,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提升复工复产安全保障水平。各部门要加强对复工复产后企业的安全服务指导,护航企业正常有序生产。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强化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调岗员工岗前培训以及全员警示教育培训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要紧盯近期开工的新、改、扩建项目,严格对动火、登高、有限空间等检维修作业、委外作业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全国“两会”期间,动火等高危作业要提级管控,非必要不作业。

        三、进一步加强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部门要针对近期安全风险特点,按照“过筛子一定要细”的要求,盯牢重点行业领域、突出工作重点、防止平均用力,对照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目录,坚持企业自查自纠与部门检查督查、服务指导相结合,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格管控风险,有效治理隐患。危化品领域,落实设备设施防雷、防潮、防泄漏等安全措施,严格检维修、开停车、动火等高危作业安全管理,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负荷生产。工贸领域,督促企业运用好风险报告系统,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辨识,实施分级管控;加强钢铁冶金、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等重点企业安全管控以及“厂中厂”安全整治。建筑施工领域,加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设备安拆等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严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渗漏、有限空间中毒等事故;严查工地和集宿区乱拉、乱接用电设施,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的铁栅栏等问题。交通运输领域,加强“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安全例检、主动安防系统应用和“安全码”赋码用码管理;强化大雾等恶劣天气的交通运输调度指挥和安全管理;强化学校、景区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消防领域,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娱乐、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

社会面小场所,深入排查整治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违规占用堵塞等安全隐患,推动重点场所配备智能烟感报警装置、消火栓、一键警报广播“三件套”。文化旅游领域,加强重大体育、演艺、群众性活动和景区景点安全管理,落实旅游包车“五不租用”规定。油气、电力、渔业、森林防火等行业领域,根据各自特点开展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落实针对性措施。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应急值守机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每日信息报送及时准确。要组织人员对重点企业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开展在线巡查、电话抽查,督促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落实值守要求。要落实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泛进行安全提示,提前做好安全防范。要针对性加强前置备勤,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突发时间,第一时间科学有效处置,切实把损失和社会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版权所有 © 昆山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返回网上村委会导航页面
苏ICP备17061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