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 9 月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时间:2023/9/26 10:34:51】【作者:】

 

 
切实做好 9 月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一、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临近中秋、国庆假期,检维修作业、动火、登高等特殊、 委外作业增多,作业安全风险增加。二是临近假期,从业人员易 出现思想麻痹、工作松懈的情况,岗位安全风险增大。三是进入 秋季,天气逐渐干燥,设备设施易产生静电,危化品使用企业、 VOCs 装置、存放易燃物企业火灾风险增大,触电风险长期存在四是国内有限空间事故时有发生,有限空间风险长期存在。
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对检维修、委外作业报备的宣传,同时 值班人员巡查辖区内的企业,发现开展检维修、委外作业未报备 的企业,严肃查处,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及时掌握假期 企业停工及复工情况,掌握假期企业特殊作业情况,加强对企业 复工复产三个一的核查,严防事故发生。三是加强隐患排查,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存在易产生静电,火灾风险较大的企业进 行警示。四是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应急365平台平台上报,做好危 险作业12345管理工作。五是各企业应及时整改用电安全、消防安 全检查隐患,消除用电、消防安全隐患,不得在车间、仓库内充 电,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路,严禁超负荷用电,严防火灾、触 电等事故,推行秩序化工作。
二、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进入秋季,降雨减少,天气逐渐干燥,设备设施易产生 静电积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二是昼夜温差大,设备和金属 构件容易发生锈蚀、扭曲、破裂,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部分企业从高温期间停产检修转入正常生产,为消化积压订单 极易出现三超一抢从而引发事故。四是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部分企业设备设施停工停产,安全管理弱化,未严格落实风险辨 识和防范措施,事故风险升高。
应对措施一是督促企业做好设施设备接地线路的检测工作, 避免产生静电或加速静电的释放,严格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人 员防静电管理。二是督促企业落实秋季设施设备管理主体责任,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导企业科学制订生产计划,统筹安排,加强生产组织和现场 管理,严查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四是督促企业编制切实可行的停 车方案,做好停车前安全风险辨识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落实各 项安全防范措施。
三、火灾防控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学生开学,宿舍楼、实验室消防安全隐患亟需重视,学 生消防安全意识要强化提升。二是中秋国庆长假来临,宾馆饭店、景区民宿、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巨大,消防隐患增加。 三是昼夜温差逐步明显,气温逐渐下降,降水减少,天干物燥, 火灾风险上升。四是气温适宜,工地抢进度、施工赶工期、企业 抓生产,各类生产经营类火灾隐患增加。五是电动车飞线充电、 上楼入户、人车同屋、携带电瓶入室充电等顽疾易造成小火亡人。
应对措施:一是深入开展生命至上,隐患必除和消防安全 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 2023 年行动,对重点人群广泛宣传培训,切实提升检查发现隐患、整改消除隐患的能力,确保工作实效。二是做好开学第一课,走进学校对广大师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 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实验室防火工作。三是节前对 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节日期间对重要点位适时前置 陈兵驻守,确保快速有效处置。四是加强对工贸企业、施工工地排查,整治用火用电用气不规范、违规施工作业等突出风险隐患。五是紧盯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 ”“人车同屋”“飞线充电”“携带电瓶入室充电等题。
四、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中秋假期市民走亲访友和旅游出行意愿增强,旅游包车、 长途客车、自驾出游等迎来出行高峰,客运安全风险增加。二是我市正值城市大建设期,轨道交通 11 号线沿线道路恢复、青阳港 提升工程、外环节点改造、联苏联沪道路打通等重点工程同时开 工,加之全市学校 9 月开学后,早晚高峰车辆大幅增加,市内道 路运行环境更加复杂、拥堵,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行风险增加。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交通出行分析,准确 掌握客流、车流、物流状态,及时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线路。 强化对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车辆和人员资质条件审核,严格包车 客运标志牌备案管理。深入贯彻实施《江苏省旅游包车安全管理 办法》,联合公安交警、文旅等部门开展旅游包车专项整治行动。 深入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落实非法营运客车常态化研判 核查机制,加大非法营运车辆行政处罚力度。督促企业开展驾驶 员行前安全测评,通过提前干预有效预防驾驶员因身体、心理等 因素影响行车安全。二是督促企业提升公交驾驶员防御性驾驶技 能,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礼让斑马线”“五快五慢五严禁等制度规 定,落实“右转必停”等安全措施。督促企业关注驾驶员身体、 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执行班前会、测酒精、量血压、夜间休息提
醒等安全管理制度,严禁心理不健康、身体不适应的驾驶员上岗。
五、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零星工程和装修工程散而多,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委 外作业等风险等级高、管控难度大。二是强降雨和台风等极端天 气多发,容易引起工地受淹、临时设施损坏等情况。三是高温天 气后,易出现赶工期等行为,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增多。四是房翻建的参建人员呈老龄化、散工的趋势,部分工程的工人安全 意识、劳动技能薄弱。同时项目本身造价低,安全方面投入不足。 造成承建方与业主不能很好的安排保障工程安全所需的费用,导 致现场防护设备不足,易发生安全事故。
应对措施:一是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 和问题,要督促相关企业按照五落实要求限时整改闭合,对发 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未按要求整改的单位,要依法依规从严从 重查处,防止高处坠落、坍塌、雷击、触电、食物中毒等类型事 故的发生。二是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查 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履职、危大工程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严重 缺位等行为。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通过定期组织农房翻建施 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印发施工安全图册及材料等多种形 式,普及农房翻建项目应知应会基本安全常识,逐步提高从业人 员施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督检查。采取日常检查、暗访抽查、 专项巡查、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人员开展现场安全检查。检查时应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存在问题的要当场提出整改措施。
六、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燃气管道老化破损,燃气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人 员违章作业等因素,导致出现燃气设施运行风险。二是相关单位对燃气管道周边施工活动交底、旁站等管道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等因素,导致出现燃气管道被第三方破坏的风险三是燃气用户 的减压阀、橡胶管及接头处出现老化、破损等情况,用户安全用 气风险持续存在。四是全市推进非居民用户“瓶改管、瓶改电” 涉及面广,涉及用户利益,有引发舆情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督促各燃气经营企业分析研判安全生产薄弱 环节,组织人员深入排查整治燃气供应端重点设施、关键环节的 风险隐患。及时处置、上报违章建(构)筑物占压燃气管道、第 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督促各燃气经营企 业要做好燃气场站内喷淋、防雷(防静电)、排水排涝等设备设 施的巡查、维护、保养工作,并适时开展测试工作,确保各类设 备设施正常运行。三是针对近期全国燃气使用端事故呈多发势头, 要求各燃气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入户安全检查的法定义务,有针 对性地对餐饮、商业综合体等重点用户开展检查工作,指导、督 促用户整改用气安全隐患。四是做好用气安全宣传,利用各种宣 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燃气使用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必要的安 全操作知识,提高用户安全用气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加强宣传,正向引导,推动“瓶改管、瓶改电”工作落实。
七、既有建筑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 D 级危房尚未动态清零。二是 C 级危房治理推进缓慢,需持续加强动态监测。三是极端天气易给老旧房屋、老街景区廊
道、亭子等构筑物造成一定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危房动态监管,实施危房动态监 测,切实履行属地房屋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危房日常巡查制度。 二是组织隐患排查,指导属地建管部门深入开展经营性自建房、中 小旅馆建筑、老旧房屋、老街景区廊道、亭子等构筑物的安全排查头看加强极端天气期间的巡查和值班值守,必要时提前组织人 员转移,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督促属地落实专 人轮流值班,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三是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 力度,按照拆除、维修加固的整治方式,一房一策,彻底消除 房屋危险源。
八、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当前气候高温高湿、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易引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二是叉车、起重机械等设备容易因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引发事故。三是秋国庆假期将至,大型商超、地铁站等人员聚集场所迎来人流高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使用频次增大,
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四是九月进入开学季。校园内杂物电梯、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等特种设备经过暑假为期 2 个月的停运期,同时各项检查维护保养项目因放假可能疏于自查自纠,长时间停用后的高频率使用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一是认真开展电梯、户外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 压实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 生产隐患自查自纠,确保设备应检尽检,作业人员持证在岗,落实安全巡查、定期维护,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隐患,确保设备使 用安全。二是强化应急演练及安全宣传。组织开展小区电梯安全 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居民安全乘梯及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指导企业合理安排室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息时间,开展特 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安全保护意识。四是在极端天气前夕,通过多渠道及时发布预警提醒及防范措施,指导特种 设备使用单位做防风、防雨等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范措施。五是 加强开学季校园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加大力度重点学校抽查,协 调检验机构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对开学季到达检验周期的校园特种设备安排现场验。
九、文体广旅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图书馆、文体场馆、A 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游民 宿、文体类校外培训机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互联网服务经营 场所、KTV 等娱乐场所较为封闭,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风险 一旦发生,较难快速有效控制,易引发次生风险。二是部分文保 建筑房体、设施老旧,部分旅游民宿为自建房改造,多为老旧砖 木结构,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公共文化体育场馆人流量增加,存 在建筑、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三是九月大型文体旅活动举办增多,将举办 2023 第十一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昆山)赛区、2023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2023 中国户外运动节暨首届海峡两岸文旅嘉年华等大型活动,活动现场人员聚集众多,要警惕活动安全、踩踏事故、现场安保等风险环节。
应对措施:一是要结合文体广旅领域夏季安全生产百日攻行动、防高温、促安全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四进四排查消防安全等专项行动,加大对行业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从源头上遏制各类风险发生。二是要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完 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开展安全自查自纠,提高责任人和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突 能力。三是压实各区镇、各单位监管责任,重点督促推进老旧建 筑置换修缮、危房解危等工作,提高安全系数。加强对景区内建 筑安全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旅游景区安全。开展各类体育 场馆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对行业监管范围内的公共体育场馆 建筑安全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四是提高主办方、承办方安全认识,落实主体责任;规范落实活动前申报审批、风险评估、安全防范等制度;要求主办方制定安保方案、应急预案,做到一事一方案针对活动期间现场及周边人流量增大的情况,做好人流监测,防 止出现踩踏等安全问题;对活动实行全程监管、动态管理。
十、校园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秋季开学,一批新学校即将启用,上下学高峰时段,校门口人流大,存在交通安全管理风险。二是秋季开学后所有校车投入运行,因为道路维修等因素影响,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线路变更等安全风险。三是秋季开学,假期人员流动频繁、活动范围广, 道路交通、危化品、燃气、消防、食品等安全风险增大,校园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应对措施:一是持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 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序规范校车的交通安全管 理工作,督促校车服务企业按规范落实相关要求,强化驾驶员管 理力度,增强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二是严格审查校车配备数量 和运行线路,对乘车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 类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校车安全。三是组织开展校园安全 督导检查,发现的隐患上传昆山市校园安全管控平台并通报学校
所属区镇,严格执行闭环核销。
十一、自然灾害领域风险
一是强对流、台风等天气引发局部次生灾害风险高。受冷暖 气流交汇影响,易引发雷暴大风、短时强降雨、冰雹、龙卷风等 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局部地区出现积水、内涝现象。二是雷暴 大风、台风、龙卷风对高空构筑物、简易工棚、水上船舶等影响 较大。三是地质灾害风险继续存在。受区域强降水及台风等极端 天气影响,可能会对地质灾害有一定诱发作用,灾害风险随持续 降雨逐步提升。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应急、水务、农业农村、 住建、交通、气象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做 好灾害防范工作。二是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根据气候特点,深入开展行业领域风险点、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各 类风险隐患。三是根据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实际,果断决策,及 时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和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置,确保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十二、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风险
商务领域:大型商超综合体九月份处于销售旺季,抓促销保 供应超负荷运转,企业容易放松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管理。养老 场所领域: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场所的燃气泄漏报警 器装置可能存在质量不达标、适用气型不符、安装位置不正确或 不在工作状态等问题。农业机械领域:投产农业机械存在无牌无 证,及驾驶人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驾驶行为;存在无牌无证或拼 装车辆从事运粮作业。
应对措施:一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四进四排查,扎实开展 商务领域夏季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针对加油站和商业场所 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攻坚,重点排查消防设备设施是否有效运行, 严格管控委外施工、动火作业,严禁在营业时间开展危险作业等 一系列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行为。二是要从严落实机构主体责任, 持续抓好机构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员、消防设施操作 维护员等重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让每名员工时刻紧 安全弦,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三是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重大事故隐 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扎实开展源头管理、执法检查、宣教普法等重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农机安全风险隐患。
 

 

版权所有 © 昆山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返回网上村委会导航页面
苏ICP备17061219号